電影《總舖師》票房告捷之後,連帶著拍攝場景也紅了好幾個月,看過電影的我,對於劇中那座小巧可愛的媽祖樓也印象深刻,當場熊熊想奔去台南在廟前學膨風嫂大唱「今罵沒ㄤ~」,這首歌真是超適合我唱的啊!哈哈~
因為自從搬回彰化後又有了臉書和Line,許多國小、國中、高中同學紛紛冒出來,失聯20年的同學個個成家立業,張張相片都是可愛的小孩、貼心的老公之闔家團圓照,實在不禁讓人覺得……自己的人生似乎缺了一角。雖說,回頭想想單身一個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被家庭束縛很自由」也聊表安慰,不過就是、妳知道的、人嘛!偶爾還是會有感傷的時刻!
好吧!我離題了!拉回正題繼續說道~電影中的這幕畫面是很爆笑,而轉角的愛鳳小吃店也古樸有味,對面常常偷看膨風嫂跳舞和小婉的「王啟旦牛肉湯」的老闆也很妙,讓人忍不住很想知道台南到底有沒有這家店?真想喝上ㄧ碗牛肉湯,噗~總而言之,我算是一個容易被慫恿的人,懷抱著想去台南看場景的念頭一個多月,終於在昨天實現了!
雖然說,走路腳很酸咩~
不過邊走邊看還滿有意思的!因為以往來台南都是開車,這一次搭火車南下,改用散步的方式,卻也讓我回味了7、8年前到台南寫五條港文化園區專題的我,不正也是散步穿梭在巷弄內,尋訪兌悅門、找藥王廟、拍神農街……。那時的我,覺得採訪是件有趣的事,好開心也好快樂說!
記憶中的兌悅門是依舊,但神農街變化不少,包括兌悅門前的這條信義街,也就是當年的「老古石街」,也開起了不少小店,不太是記憶中的模樣,但走走看看仍然頗有味道,且有好幾家店都挑起我的興趣,改天若有空再下台南,再去嚐試一番。
寫了這麼多,其實我想說的是,在兌悅門旁邊看到「石獅公館」的我好開心喔!!
因為大家都知道我熱愛金門的風獅爺,每一年每一年都想重遊舊地去看風獅爺,包括今年也是,本來還計畫下週要去一趟,但是因為種種因素,似乎只能放棄。
而來到兌悅門旁的石獅公館,卻赫然發現廟內供奉的石獅也相當古樸可愛,仰頭長笑、胸前掛鈴鐺的模樣有似曾相識之感,讓我忍不住在廟中流連忘返。
回家後查了一下石獅公的來歷,跟金門「鶯山石將軍與后沙風獅爺之爭」的故事也頗有異曲同工之妙耶~真的很想知道當年安平立的那尊石將軍還在不在??
如果在的話,也很想去看看!!
以下為轉貼協進國小鄉土教育中心的介紹,原文網址如下:
http://120.115.16.6/project/country/D2/index.html
石獅公傳奇
傳說老古石城形狀像弓,筆直的老古石街像箭一樣,射向安平。安平人士為防止老古石城破壞安平風水特立一石將軍像正對著老古石港渡頭;老古石城的地方仕紳,特別集資於集福宮內,至石獅公以鎮守老古石街。老古石街附近的居民宣稱:看過石獅公全身佈滿金毛,因此當地的人稱石獅公為『金獅玉王』。地方耆老傳說石獅公能護佑孩童,還能助人標會,浮現明牌號碼。因此,家中有不易育飼的囡仔(即是孩子身體不佳、經常生病的人),父母都會把孩子帶到石獅公前拜栔;將孩子送給石獅公作契子,以求得孩子平安長大。久而久之,石獅公的契子一度多達千餘人,引為地方趣事。每年冬至,契子們都會帶湯圓來朝拜石獅公,並將湯圓塞在石獅公的嘴巴上,蔚為地方趣談。後來,集福宮旁來了一位林姓婦人,大興土木,修築庭園、水池、假山、別墅將石獅公以圍牆圈在庭園內,眾人無法朝拜,從此 拜石獅公的盛況漸漸為人所淡忘而沒落。
如果大家來到台南,也可以來兌悅門旁看看石獅公唷!!
楊小禎